top of page

教學宗旨

宗旨及目標

 

 

本課程旨在幫助學生:

(a) 培養從經濟學角度探究人類行為及社會議題的興趣;
(b) 掌握經濟學的基礎知識,了解身處的世界;
(c) 藉著培養經濟分析的能力,具備對不同議題進行推論及理性選擇的能力,以加強終身學習的能力;
(d) 成為有識見和負責任的公民,參與現代民主社會的決策過程。

 

課程目標

 知識和理解

 通過本課程的研習,學生能獲得以下的知識和理解:

(a) 經濟學術語和概念,及基本的經濟學理論;
(b) 個人和社會所面對的基本經濟問題,及處理有關問題的不同方法;
(c) 影響個人、廠商、機構和政府決定的潛在考慮因素和原因;
(d) 不同經濟界別的相互影響;
(e) 香港的經濟及其與內地和世界其他經濟體系的關係。

 

能力

 學生能發展以下的能力,以致可以:

(a) 理解以文字、數字或圖表表達的經濟資訊;
(b) 將經濟學知識應用在不同經濟情境中的問題和議題上;
(c) 運用經濟學概念和理論分析資料;
(d) 從經濟學的不同觀點對各種資料、論點、建議和政策作有識見的評價和判斷;
(e) 以清楚、合邏輯和合適的形式,就有關經濟的意念和有識見的判斷與人進行交流。

 

價值觀和態度

 學生能培養有關的價值觀和態度,以致可以:

(a) 成為有識見的人,能參與經濟議題的討論和決策;
(b) 成為積極和負責任的公民,能為社會、國家及世界謀福祉。

 

學習成果

 在完成本課程後,預期學生具備一定的經濟學素養,可以就有關問題作出有效決定,並能呈現以下能力:

(a) 理解稀少性、選擇及成本是經濟問題的基礎;
(b) 明白一個經濟體系中生產力增長與專門化及交易的關係;
(c) 理解社會如何透過價格競爭與非價格競爭的分配方法來處理生產、交易和消費的決定,相關的協調問題及有關分配方法的含意;
(d) 熟練地應用基本需求-供應模型來解釋現象,並運用消費者盈餘及/或生產者盈餘來學習效率的概念;
(e) 利用總供應-總需求模型及貨幣數量論來分別解釋產出、就業及物價水平的變動;
(f ) 透過理解經濟學的研究對象、事件、制度和規則,洞悉現在及隨時間轉變的個人與社會環境的互動關係;
(g) 整理以不同形式(如圖表)展示的經濟數據,運用經濟學的分析工具以檢驗及分析證據,來解釋社會規律和事件;
(h) 透過探究經濟議題和爭議,展示所具備的共通能力,如溝通能力、解決問題能力及明辨性思考能力;
(i) 愛好和能夠運用資訊科技作探究式學習及知識建構。

bottom of page